关键词:职称评审,期刊投稿,期刊论文发表,医学论文发表
本站在期刊投稿行业10余年,200000稿件作者放心的选择,10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长期合作。24小时服务电话:400-811-9516
【摘要】输血是临床抢救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输血会引发不良反应,其中稀有血型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稀有血型是目前临床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针对其开展的研究较多。由于稀有血型的人数在总人群中的比例较少,对稀有血型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医疗事故。近年来,稀有血型在输血工作中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稀有血型的类型及研究现状,进一步阐述了稀有血型的检验技术,最后分析了稀有血型的输血途径,旨在为临床相关学者研究稀有血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稀有血型;检验技术;输血途径;研究进展
面对现阶段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多,如何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加强重视,输血作为其主要的救治方法之一,若发生不良事件,不能保障输血的安全性,极易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1]。大多数危急重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短时间内体内的血容量得到有效补充,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但不可避免的是会有溶血事件的发生,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稀有血型是临床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等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随着人们对输血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稀有血型受到了广大临床输血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2]。鉴于此,本文就稀有血型及其在输血工作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概述稀有血型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输血安全,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稀有血型系统,其中与我国人群息息相关、影响最大的为Rh系统,下文将重点介绍Rh系统,并大致讲解另外几种稀有血型系统。
1.1Rh血型系统。在23个人类血型系统中,Rh血型系统是一种最为复杂、最具有多样化的系统,目前临床已经鉴定出54个不同的抗原因子,但是与输血反应相关的只有5个抗原,具体为C、c、D、E、e[3]。其中D抗原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是分布人群最广的抗原,因此被称作为导致临床输血反应的重要抗原,也是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主要抗原。在临床上,广大学者将带有D抗原的稀有血型命名为Rh阳性,将不存在D抗原的稀有血型作为Rh阴性。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在进行几次血型筛查后,除了极个别的少数民族以外,Rh阴性血型人数在全国总人数中的占比不超过1%,在汉族总人数中的占比约为0.2%-0.5%之间[4]。
在实际输血工作中,需要考虑到ABO血型系统与Rh稀有血型系统,因此,Rh阴性血型与ABO血型结合后产生一致性的占比更加低下。在我国,由于Rh阴性稀有血型的占比较少,血液储备常常缺乏,故将Rh阴性稀有血型又称之为“熊猫血”。Rh阴性稀有血型本身不具备抗体,只有给体内输送Rh阳性稀有血型后方可产生抗体,所以,临床阴性血型患者常常需要多次输送Rh阳性血型来形成抗体,当患者形成抗体后再次输送Rh阳性血液则会引发严重的输血反应。
1.2其他稀有血型。目前临床上发现且已经命名的血型系统大约有35个,除却Rh稀有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血型系统还有Diego系统、Mns系统等。上述血型系统的组成成分较为复杂,且在理论上任何输血都无法保证所有血型系统的抗原完全一致,因此,当前临床上主要关注的是免疫性比较强、能够引发输血反应的抗原[5]。比如,Mna血型系统已经发现的抗原大约有40个,且存在较多的变异型。
2.阐述稀有血型的检验技术
输血主要输送的是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血液制品。输血过程中需要遵循血型完全匹配原则,若违背这一原则,轻则造成发生寒战、发热等不良反应,重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血液资源浪费[6]。为了更好的保证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要的检查能够排除隐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改进,临床关于稀有血型的检验技术逐年增加,其中最常用的主要包括:①血清学技术:又可称之为免疫学技术,是目前临床输血工作中最为常见的基础采用技术。血清学技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相结合的工作原理,通过介质中相遇的红细胞和对应抗体,用肉眼观察凝集反应[7]。
采用各种制备的稀有血型抗体,若是已知特异性抗体同被检测的细胞产生凝集反应,则视为该检测细胞存在该抗原[8]。血清学技术具有较好的制备特异性、较高的亲和度,具有较广的应用价值。②基因学技术:又被称之为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兴的稀有血型检验技术,具有极强的检出率和较高的敏感度。基因学技术依靠于编码血型抗原的碱基序列和基因构成,其研究方法基因芯片、DNA测序等[9]。基因学技术特别适用于规模大、自动化与标准化的血型检测,可有效发现存在稀有血型基因的杂合子,分析稀有血型基因的频率,更加准确的认识目标人群的血型分布情况。
3.分析稀有血型的输血途径
在输血工作中,及时鉴别血型仅仅只是输血工作的一部分,储存稳定的稀有血型血源才是输血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稀有血型的输血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自体输血和亲属互助献血。在稀有血型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治疗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自体输血。目前临床常见的自体输血类型有:回收式自体输血、保存式自体输血以及稀释式自体输血
[10]。稀有血型患者采用自体输血不仅能够防止稀有血源库存不足,缓解稀有血源紧张的局面,还能阻止经输血所致传染病的传播,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最为安全的输血途径。由于自体输血患者需要提前储备血源,适用于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不适用于急救或者大量失血的患者。亲属互助是临床解决稀有血型血源的重要途径,可有效解决稀有血型血源不足的局面。(2)逐渐稀有血型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家开始注重稀有血型血源的储存,对稀有血型血源建库管理。目前临床上建库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①对红细胞进行低温保存。②通过大规模筛查稀有血型的献血者,建立稀有血型档案库,当需要输血时紧急动员输血。
医学论文投稿刊物:《中国输血杂志》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输血协会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面向医疗单位、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研发单位、医学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各类人员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月刊)。
4.总结
虽然稀有血型人数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较少,但却是医疗中需要常常面临的问题,若是处理不当会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因此,医务人员乃至整个社会需要高度重视稀有血型的输血工作,并在今后工作中逐渐提升质量。
参考文献:
[1]凌茹.稀有血型和高危孕妇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2):216-217.
[2]湛玉武,李康生.惠州市稀有血型Rh阴性冰冻血库的建立及临床意义[J].青岛医药卫生,2018,050(003):220-222.
[3]严凤好,曾少丽,曾演强,等.广东惠州地区献血者Kidd血型基因频率分布与输血风险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8,031(012):1398-1401.
[4]何智,乔艳辉,周琼秀.乌鲁木齐地区哈萨克族献血人群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的多态性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2):181-184.
[5]朱于莉,高向阳,刘丽,等.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产生抗-Dib抗体的Di(a+b-)血型1例[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021(004):438-441.
[6]徐智杰,朱永亮,周小玉.多种输血方式联合应用保障RhD阴性患者巨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成功切除[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2):157-158.
[7]张爱,池泉,林授.福建地区稀有血型JK(a-b-)表型筛选及分子遗传学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8,036(003):173-177.
[8]虞彬,单金晶,张雅楠,等.中国新疆哈萨克族人9种稀有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分布状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036(001):4-10.
作者:梁志东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站长。
从事本行业多年,您选择信任,我们定不负所托。24小时服务电话:15128119165(电微同号)
上一篇:文学期刊1234 下一篇: 中医医药护不分家现代护理应融入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