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快 权威性强 合理价格 省时省力
是您评定职称的好帮手!
全国服务热线:400-789-0619

教育职称论文发表-在体育教学中“分层施教”应用探析

分类:教育论文 发表时间:2020-09-12 19:08

  关键词:教育论文,职称论文发表,体育教学,分层施教

  一、什么是“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亦称“层次教学”,就是在教学进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并且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有区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教学评价,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都达到提高,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知识和能力、认知与情感等的训练与培养。它使教学进程既有方向性和科学性,又有量度、广度、难度适宜又具有客观性和可测性。

  (二)教学目标的内化依据是什么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从本质意义讲,教学进程就是把书本知识如何转化为学生的个性认识过程。作为教学目标,它代表着社会要求,如何不断地将它内化为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自我需要,当然这种需要与受教育者的实现发展水平之间会存在着某种差异,如何消除这个差异的愿望和要求那就是教学进程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因此,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信息传递来引起调整和控制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使“差异”得以消除的进程,是实现老师“知”向学生“知”的转化过程,当然这种转化进程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积极性的双向活动。

  (三)如何来具体制定目标

  1.首先在制定目标前要做到一个贯彻,三个心精

  认真贯彻二期课改精神

  精心钻研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三者缺一不可。

  2.制定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要注意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心理发展、社会适应。

  ②要注意教材内容安排与学生水平层次相统一。

  三、客观地合理地把握学生层次

  要做到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层次,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因为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的进程,而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通过学生来起作用,每位学生个性本质差异、心理特点,以及能力、兴趣、动机、学习方式的差异等,如果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就无法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扬其长避其短。

  另外,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注意层次的变化,因人因时制宜,调整教学方法与要求。

  四、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选择教学方法,就是要寻找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不同阶段的分层目标。

  其操作方法如下:

  (一)学法指导

  对基础差的学生可变换运动的形式降低要求,引导学生自我设立分层学习锻炼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目标的达成,确立信心享受乐趣,提高能力,增强体质。而对基础好的学生可采用创造性学习为主,让他们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他们的身体运动智力的潜能,获得超常发展。

  (二)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的安排

  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基础内容,共性问题等统一授课,对于不同的教材和项目可在教法上采用集体练习、伙伴练习、群体间互相学习练习、竞赛、游戏等,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智慧互相碰撞和激发,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畅所己见的氛围中扬长补短,增强自信、自尊。

  (三)增加学生的学习锻炼机会和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突出重点、难点,在师生共同活动中照顾一般学生,提高基础好的学生。

  2.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增强计划性。

  3.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

  4.反射的信息反馈,让学生更有针对性进行学习和锻炼。

  (四)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

  个别指导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层次学生能否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也是层次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有效地实施个别指导,在形式上要注意三个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讲解与自学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

  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即共性问题集体辅导,个别性的问题单独指导。

  讲解与自学相结合----即教师在课中讲解关键要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课内来不及矫正与加深时,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或课外“补确”或适当延伸补充,另外,在实施个别辅导时,要注意针对性,及时性,反复性,不能无的放矢,不能简单急躁。

  五、情感沟通

  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师生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结果。教师要热爱学生,要热爱全体学生,同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能够成才的,坚持正确启发引导,循循善诱,不幻想“十个手指一崭齐”,给不同层次学生以具体关心指导和帮助,无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失能生”,都要不断给予鼓励与支持。

  六、针对差异,要求不同

  我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一步到位”的做法,对差生,采用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练习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目标,允许“学困生”、“失能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经过一步或几步,帮助其逐渐达到阶段性教学目标,对“学优生”则允许他们超教学内容、超教学进度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分层施学就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分层施教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指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

  八、分层施教”的具有以下特点

  (一)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

  实现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异步教学,进而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让所有学生的个性都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二)通过分层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

  (1)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释放他们的能量,加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达到共同提高。

  (2)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大家同在一条起跑运动水平的线上,消除由于运动水平差异,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

  (3)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上,为了消除能力较差学生的恐惧心理,在“分层施教”定位上采用能力强和技术好的学生与能力较差学生搭配,结成对子使“体优生”在保护与帮助过程中,对技术进一步提升,开拓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同时也培养学生责任性,对能力差的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商、体商。

  九、分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阶段及其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教学的诸环节能否实现最佳排列与组合,对于合理地规划和操作教学程序,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全面协调教与学的活动至关重要。

  分层教学结构一般由明确分层目标,同步讲授,分化训练,回授调节四个部分组成,如下图:

  (一)明确目标

  就是在开始部分,运用激趣、情境、游戏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并揭示本课的基本目标和各层次学生的分层目标,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起成功的信心,这一环节基本教学策略为激励、导向。

  (二)同步讲授

  按本节课知识有机联系和不同层次目标的综合要求,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让不同类别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一环节基本教学策略为启发、思考、释疑。

  (三)分化瓦解训练(练习)

  在全体学生了解教学目标以后,对“体优生”,以放和点拨为主(完整练习为主);对“中等生”以辅导、分解、完整相结合为主。教师在本阶段还需要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重点了解,掌握情况,并灵活地指导、纠错,本阶段的基本要求:学生“练”,教师矫正。

  (四)回授调节

  这实际上是针对反馈来的信息,做总结性评价,对普遍存在的薄弱点、个别来不及矫正的问题进行“补救”,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十、分层教学的实例

  实例(1)

  如在50米跑教学中,为了达到全力跑的目的。我们在起跑线上设置几条不同起点的起跑线(每条线相距1.5米,划分3-4条线)能力差跑得慢的学生在设置靠前的线上起跑。由于起跑位置不同,使得到终点的分化不因能力的大小而显得差异悬殊。他们在各自的起点向共同的终点冲刺。在整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达到尽全力跑的目的。

  实例(2)

  如在“蹲踞式跳远”的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分为不同的层次小组,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按各层次的需要。合理安排的教学手段,把起跳点设置为1米,1.5米,2米。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体优生要求25米全程助跑,快速踏在2米助跳板上。完成腾空与落地完整动作。中等生在20米全程助跑在1.5米助跳板上迅速起跳完成蹲踞式动作。学困生,助跑5-7步,能较好地完成蹲踞动作。在施教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施以不同程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例(3)

  如分腿腾跃,技术含量较高,对体优生能独立完成横箱分腿腾跃,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帮助学困生,在帮助过程进一步领会起跳后撑,提臂分腿的技术。对中等生,在老师或同伴保护下较好完成横箱分腿腾跃,对学困生在体优生帮助下,能较好地完成山羊分腿腾跃,老师根据不同层次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极大的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表现欲和学生的成功感。

  十一、课堂“分层教学”具体实施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及锻炼方法,使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和这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使每一个学生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参与适合自己程度的学习内容和锻炼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一)层次的设置

  根据我校高一新生进校原始成绩及通过一至二月的学习锻炼情况,进行身体素质和体育合格成绩考核、评估、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体优生”(身体素质较好)、“中等生”(身体素质一般)、“学困生”与“体能较弱者”(身体素质较弱,学习比较困难)三个层次,每学期进行1至2次身体素质测试,进行层次调整。

  (二)课堂“分层次教学”实践操作如左图(略):

  (三)实践操作说明:

  (1)学生分层:

  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每学期进行到1至2次评定,适当调整,调整依据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参照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考核项目、要求,发展性考核以学生提高的幅度和学习态度评价。同时通过各阶段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反馈信息等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分层指导

  分层指导贯穿于调整授教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平等、民主环境下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共同提高,再次,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辅导,共同进步。

  (3)异步成功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能得到提高,获得异步成功,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十二、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均取得了全面提高、体锻达标、体育考核成绩明显上升。

  以下是对同一年级的学生通过三年实施“分层教学”情况对照表(略):

  从以上两组表格比较可以看出通过“分层施教”,“学困生”与“失能生”的比例在缩小,“中等生”的面在扩大,“学优生”的面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这说明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正确地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照顾个别矛盾,才能充分体现“分层施教”的优点,扩充“中等生”,转化了“学困生”、“失能生”,培养了“体优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十三、总结

  “分层施教”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要真正做到以下几点:

  ①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施教坚持端正教学思想,克服“一刀切”,要全面并且面向全体学生。

  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③改变评分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除常规的体能测试外,重视学生发展性评价。采用体能性评价和发展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的成绩。

  ④鼓励冒尖,发展个性,允许暂时的落后,提倡后来者居上。

  参考资料:

  1.《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2.〈课程与教学论〉

  3.〈教育新理念〉

  4.〈新课程教学评价与设计〉

  5.〈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6.〈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

  7.〈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http://www.lyqkw.com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

  从事本行业多年,您选择信任,我们定不负所托。24小时服务电话:15128119165(电微同号)

上一篇:文学期刊1234 下一篇: 范小青短篇小说评论:特质及其变迁一面观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151-2811-9165